政策动向 | 2020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亮点

2020年08月04日 养老动态
字体大小 A A+

2020年全国两会是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关口和我国“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召开的。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但依旧“干货满满”,且不乏与老年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亮点。


养老服务


养老金16连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已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

对于养老金的发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克用表示,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8000亿元,再加上企业年金累计结余和已经试点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基金(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数额规模完全能够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時足额发放。但从长远来看,仍需持续完善第一、二、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养老金16连涨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


试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的医保结算问题或在今年取得突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有利于解决群众异地就医遇到的报销周期长、垫付压力大、往返奔波累等问题。2016年全国联网结算系统上线后,结算覆盖面不断推广,但主要还是解决住院服务直接结算问题,门诊费用未有涉及。

今年把“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在前期区域性试点的基础上,医保部门将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推进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再适时在全国推开,以满足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类参保人员的门诊异地就医、定点药店购药需求。


发展养老托幼服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

年轻化社会下,老龄群体数量有限,在总人口中只占极小的比重。人们可以将老龄群体置于社会参与之外,单独考虑老龄群体的生活与养老。老龄化社会下,老龄群体数量持续增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增高,不可能被置于社会之外。人们必须将老龄群体置于全社会之内,整体考虑所有年龄群体的所有问题。

因此,将发展养老服务和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扩大内需战略,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这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行动,对推动老龄化社会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老年群体权益保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此次会议期间,将进行民法典草案的审议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覆盖每个人生老病死、结婚生子、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保障老人合法权益”的强调,意味着国家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今年的全国两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聚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民心,传递了中国发展充满希望的信心,宣示了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决心,彰显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恒心。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经营报》等)


来源:《新天地》 2020年6期


返回新闻列表